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高质量生活的必由之路。近年来, 重庆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商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银行, A股代码601077.SH, H股代码03618.HK)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学习,

善用绿水青山。金银山两山理论是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条路径, 加快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全面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倾斜。领域, 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发挥绿色金融发展主力军作用, 扎实助力重庆打造高品质生活, 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保障, 绘制绿色金融路线图。据悉, 早在2016年, 该行就从顶层设计入手,

制定了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 将绿色经济作为授信的重要战略方向, 规划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蓝图。从战略层面把握绿色金融的中长期发展。为更好地保障绿色金融的统筹推进和实施, 本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了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 制定了绿色金融实施意见和绿色信贷发放指引, 明确了信贷重点发行, 突出因地制宜, 创造地方特色, 促进了信贷资金从广泛投放向精准投放的转变。同时, 制定绿色贷款绩效专项考核方案, 明确指标投放约束, 实现绿色金融软指标向硬约束转变。探索服务创新, 打造绿色金融典范。
       一方面, 行围绕着绿环针对保险领域企业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探索理财直接融资、境内发债、跨境融资等新模式, 积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性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另一方面, 本行积极将绿色金融与地方发展相结合, 不断延伸绿色金融服务触角,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例如, 本行积极与财政部下属的中国清洁机制发展基金合作, 通过引入低成本资金, 有效推动重庆绿色项目建设。值得一提的是, 2020年2月27日, 重庆农商行正式宣布采用赤道原则, 成为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第四家赤道银行。标准的新篇章。重庆农商行加大绿色环保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图为银行支持的重庆辉腾能源有限公司留学生创业园光伏电站加大了资源倾斜, 注入了新的绿色金融。一方面, 本行积极优化信贷机构, 积极对接新旧动能, 严格压缩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2019年, 该行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大幅下降。另一方面, 夯实绿色金融发展机制, 引导绿色信贷资源配置, 形成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重点增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以垃圾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领域的信贷。
       能源、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付出努力。同时, 开辟优先审批通道, 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实行贷款基准利率, 适度压低优质客户。提高服务效率, 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促进包容性发展, 增加绿色金融的可及性。服务三农是重庆农商行的责任和使命。推动城乡生产设施更加完善、居住条件更加舒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文氛围更加和谐, 是本行履行国有企业地方金融机构责任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本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和服务优势, 坚持绿色金融与三农发展相结合,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特色惠农力度, 乡村旅游,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普惠型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 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600亿元, 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额的30%左右。下一步, 重庆农商行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将打造绿色金融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民生深度融合, 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持续加大绿色信贷发行力度,

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将为重庆建设山水秀美、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河!重庆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